货号:9999 | 规格:规格齐全 | 包装:统一包装 |
价格:按图纸报价 | 配送:物流配货 | 质量:国标产品 |
同步顶升桥梁支座更换技术简介
同步顶升桥梁支座更换技术,是一项在不损坏桥梁结构,降低使用性能的情况下,采取整联跨同步顶升或纵向逐墩,横向同步顶升的方法,将已建桥梁上部梁体抬升一定高度,从而进行支座更换作业、***同步落梁的技术。
同步顶升的设备选用PLC控制液压同步系统,由液压系统(油泵、油缸等)、监测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顶升设备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关键功能。
(1)能够提供足够大的顶升吨位,控制系统能同时控制足够多的顶升点,实现多点联控。
(2)在通车情况下,能够抵抗汽车荷载较大的制动力和冲击力。
(3)各个顶升点保持同步性,其相对位移应***梁体的受力安全;顶升设备能够实现每1mm的级差分级同步顶升和同步落梁的功能
(4)液压系统的持荷性能稳定、可控。
(5)控制系统可实现实时监控功能,自动监测顶升力、顶升高度、顶升速度和顶升的同步性。
(6)顶升力、顶升同步性等指标发生异常状况时能自动报警。
同步顶升设计
3.1 顶升高度
梁体顶升高度的选用是顶升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既要***有足够的顶升高度来取出支座,又要防止过大的顶升高度使梁体开裂。根据以往工程经验,为了顺利取出旧支座,顶升高度一般要大于3~4mm。顶升影响梁体受力状态,为***结构安全,顶升高度可通过有限元程序建模计算确定[2],以顶升处箱梁顶板不出现拉应力为宜;该工程箱梁通过有限模拟计算,当顶升高度大于7mm时,顶升处箱梁顶板将出现拉应力,因此确定顶升极限高度为7mm。综合施工方便和结构安全两大原则,该工程控制顶升量为5mm,支座取出困难时可顶升至6mm。
3.2 顶升力
计算单个支座顶升力主要是为了配置千斤顶吨位及数量,应根据下式计算支座的顶升力[3]。 2.0 ―安全系数。
通过计算,通启运河特大桥桥台及联间墩柱的单个支座顶升力为1000kN,每个支座可配备一个100t的千斤顶;联内墩柱的单个支座顶升力为2160kN,每个支座可配备两个100t的千斤顶。
3.3 其他设计要点
采用“纵向逐墩,横向同步顶升”的原则顶升,同步顶升高差控制量为1mm,来***其同步性;千斤顶布置在箱梁腹板下,并与梁体边缘保持至少10cm的安全距离;梁体顶升后需设置临时支撑,防止千斤顶失效引发危险。顶升千斤顶底座与桥墩顶面接触面以及梁体底面与千斤顶活塞接触面均应进行局部承压验算,若计算不满足,则必须在梁底加垫厚钢板,扩大承压面积[4]。
施工准备工作
(1)在正式顶升施工前,搭设支座更换的脚手架和工作平台,清理墩台顶部并做找平处理。
(2)对顶升施工位置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各支撑点(千斤顶和临时支撑)对应的梁底、墩台顶面逐一检查,如果有病害存在,***行相应的维修加固,然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3)按照设计位置安放千斤顶,为防止混凝土局部承压破坏,千斤顶上下均放置钢垫板。
(4)根据千斤顶量程和最终顶升高度,以及墩台上可安放的空间位置,确定主梁临时支撑垫块数量和尺寸。
(5)对同步顶升系统及监控系统进行校验与安装调试,***其可靠性。
(6)顶升前测量支座处梁底标高,以便落梁后核对梁底标高的变化量,对变化量出入较大的支座进行调整,确保各块梁板的位移变化量一致。
4.2 梁体同步顶升
(1)在各项准备完成后,进行试顶升,确保顶升系统***;
(2)试顶升完毕后开始正式起顶,正式顶升按照每级顶升1mm的顺序进行;每次顶升到位后,要暂停5min,让梁体内的应力释放并达到新的平衡后,再进行下一级的顶升。
(3)梁体顶升达到预定高度后,安装临时支撑,并***临时支撑与梁体贴合密实。临时支撑安装后,要同时保持千斤顶油压不变,***临时支撑和千斤顶同时支撑梁体重量。
4.3 持荷阶段支座更换
(1)旧支座取出后首先对梁底和支座垫石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若支座垫石平整度较差应找平,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新支座严格按照原有的设计位置安装,四角高差不大于2mm,支座底面与垫石密贴。
4.4 同步落梁
(1)落梁过程中按照每一级1mm的顺序进行,***梁体回落到顶升前的标高处;
(2)落梁时要注意避免碰撞支座,以***支座位置准确;
(3)落梁后梁体应准确就位并与支座密贴,若就位不准或支座不密贴则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再重新进行调整。